探究提升小学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摘要:教育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通过教育可以为国家培养人才。而学校管理工作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则是班级管理,良好的班级管理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有着重要意义。现如今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中,班主任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往往只注重学生成绩的高低,忽视了班级管理的重要性。本文从树立全新管理理念,带动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着手,对怎样提升班级管理有效性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班级;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022-02

小学生停留在班级的时间比任何时间都要多,所以学生今后的身心发展和学习成绩好坏与班级管理是否科学合理有直接的关系。很长一段时间学校在进行班级管理时都采用常规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方式所起到作用是有限的,有效的班级管理应结合多个方面,为学生创造一个优良的学习和生活空间,从而有效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

1.科学创新,树立管理新观念

1.1改变权威式教育。很多教师从小都是在严格的管理教育中成长起来的,所以,他们把自己的经验转变成对学生的管理方式,继续沿用体罚、打骂的方式教育学生,但是这样的方法已不再适用于现在的学生。权威式的管理方式对学生统一要求,并且要求学生绝对服从。教师采用严格的管教方式,使学生无法独立学习,也不能形成独立的人格,甚至容易造成学生的恐惧心理,不能和教师正常沟通。学生还可能在被教师体罚后出现偏激的言行,在行为上退缩、怪异,缺少学习的主动性。所以,教师应该改变权威式的管理,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摒弃教师的绝对领导权,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在平等的管理当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发展,建立起师生平等交流、互相学习的模式。

1.2改变保姆式管理。学校和家庭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环境,多数学生在家里享受着事事包办的待遇,而学校不应存在这种现象。可是目前多数学校班级管理中还存在保姆式管理,所谓保姆式则是对学生的大部分事情实施包办的现象,这样既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还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增强。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可以适当的给与学生指导和帮助。因此,教师应该改变保姆式的管理方式,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共同管理,否则容易造成学生实践能力的缺失。在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自主参与班集体的活动。班集体的主人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教师不过是班集体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才是班集体的参与者。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该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在实践中相互配合,大胆探究,使学生得到经验和启迪。

1.3改变重视智育、轻视德育的管理。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班级管理一直都服务于学生的成绩,管理规章制定和实施的重心都放在提高成绩上,忽视了感情、技能、认知三个目标的达成。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如果不能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学生和教师之间就难以信任,师生之间也就不能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共同完成学习内容。学生在班集体中感受不到温暖,容易产生恐惧心理,更无法从班级活动中获得安全感和成就感。在班级管理中,教师需要不断创新,并且树立科学的新观念。很多教育研究者探究的不应该是"如何让学生顺从",而是"如何让学生来配合教师,让学生学会通过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实现自己的目标"。班级管理应该要用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与教育方法来引导和教育学生。在班级管理中,需要融入情感教育。教师在管理班级时应该以情打动学生。小学阶段的学生对长辈有特殊的依赖性,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获得道德认知的同时充分享受参与学习的过程,并且获得愉悦和满足。

2.注重素质,培养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

当前素质教育已经被放到了教学工作的重要位置,所以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力度,通过正确的思想素质教育,学生可以清楚学习目标,这样才能勤奋主动学习。管理时教师需要建立有效机制,并将其作为学生学习的原则,如卫生制度、学习制度、作业制度等,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法"可依。制度出来后,班主任还要及时做好监督和指导工作,协助学生处理好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并随时做检查,杜绝虚假现象。同时做好班干部的监督工作,定期评定,赏罚分明,注意将竞争机制引入学习中。重视选拔和培养班干部,调动学生参与管理。良好的班级管理不仅需要科学的管理方法,还需要班干部的协助。培养一支有向心力的班干部队伍,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学生管理的重要途径。培养管理协助者,让他们能够及时反馈班级信息,为教师出谋划策,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也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

3.研究学生,走进他们的童心世界

小学时期是学生接受正式教育的起点,而学生是班级管理的重点目标,每个学生都有着自身的特点,且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保证班级管理工作稳定有序开展,教师应对管理目标充分了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班主任应重视每一位学生,要全方位地呵护、关心我们的学生,把这些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对待.尤其是纪律、学习等都不怎么优秀的孩子,尤为需要我们去用自己暖暖的爱心去感化他们,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其实,这些学生会对班主任老师对他们的关注度和态度颇为敏感,班主任老师对他们哪怕是极其细小的爱,他们也能体会得到。只有让这些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确是在时时刻刻关注着自己、关心自己,他们就不会再对老师的班级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或惩罚手段等方面产生抵触情绪,并且从内心深处接受老师任何的批评教育。如此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就会更加容易也更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总而言之,首先小学教师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这样才能感染到每一位小学生,才能有序、顺利的开展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教师在管理过程中以创新的教育艺术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创建优良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温馨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马欣川.现代心理学流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6-61.

[2]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6-54.

[3]燕国材.素质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52-85.

推荐访问:探究 班级管理 提升 策略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