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自查报告四篇6篇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自查报告四篇6篇

2024年度人民法院工作总结各位代表:我代表县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自查报告四篇的文章6篇, 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自查报告四篇篇1

  

  县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州、县党委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扎实高效推进各项工作,根据县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X县2022年度“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目标考核办法》(X巩固振兴组办发〔2022〕12号)的通知要求,现将县委宣传部2022年工作自检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围绕目标,强化落实

  2022年以来,县委宣传部以XJP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县党委政府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围绕工作目标,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持续深入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责任落实。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县委宣传部及时成立以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单位及挂包干部工作职责,制定工作方案,采取经常性走访等方式,帮助联系户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政策,推进联系户饮水、产业、就业、兜底保障等政策得到有效落实,确保政策持续性、连续性,稳步提高脱贫人口家庭收入。截至目前,共对35户挂包脱贫户开展4轮入户遍访工作,详细了解家庭生产生活情况,及时帮助解决群众困难和问题。把帮扶责任落实在日常、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切实推进挂包村、挂包户各项政策有效落实。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10次,专题研究和安排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相关工作,确保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落细落实。

  (二)政策落实。围绕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政策要求,对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省州县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政策措施落实,确保脱贫户政策不断档、不脱节,实现政策有效衔接。截至目前,县委宣传部联系的35户脱贫户各项政策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同时,结合县委宣传部职责,组织开展“自强、诚信、感恩”教育,以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党的XX大精神为重点,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政策宣讲8场420人次,使XJP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农村、进家庭,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动力,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三)工作落实。按照“四个不摘”和“一平台一基金三机制一办法”6个专项行动,“两不愁三保障”要求,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挂包户日常走访工作,落实好各项工作措施。一是挂包干部常态化坚持防返贫动态监测工作机制,采取入户走访等方式,了解脱贫户家庭生产生活情况,同时加强入户情况分析研判,持续跟踪收入变化、“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巩固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杜绝体外循环,切实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有序退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二是开展助农促春耕生产工作。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以来,县委宣传部采取单位出资、个人捐资等方式,为六X村困难群众、挂包干部送去3680元的慰问物资;帮扶村调整后,单位主要领导及挂包干部结合助农促春耕工作对X镇X村35户挂包户进行走访,由干部捐款为每户挂包户购买180元春耕生产所需化肥2袋,共70袋,目前已送到挂包农户家中。三是组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按照全县人居环境整治要求,县委宣传部干部职工积极组织X村10个村民小组开展“治脏乱、净环境、改户厕”等人居环境整治,出动人员23人次,参与群众1000多人次,清理乱堆杂物21处,清理垃圾8吨,动员村民在庭院内外发展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实现生态美、环境美的目标。四是与X村党总支开展“双联双强”活动,宣传乡村振兴及安全生产、产业发展等政策,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X村发展。

  (四)固效成效。以巩固粮食产业为核心和基础,紧紧围绕半坡村茶叶、核桃种植面积广、群众种植积极性高的优势,壮大重点特色产业,同时牵头举办X镇首届茶文化节。推进X茶叶提升到180元/公斤,实现茶叶变“金叶”,促进茶叶产业提质增效,带动35户脱贫户及易返贫致贫户持续实现增收。按照茶叶产业发展规模化、产业化要求,打造茶叶之乡品牌,组织开展茶文化节,由县文联组织“彝乡茶韵·多彩X”美术、摄影采风创作培训,助力X茶文化和民族文化对外宣传,扩大影响,提升X茶叶产业的知名度影响力。

  在抓好特色产业发展的同时,围绕生猪、肉牛、中药材等重点产业,巩固传统产业,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动员农户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农民合作社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深入挖掘茶叶、核桃等产业潜力,采取招商引资方式,引入茶叶加工生产企业,提升茶叶生产加工能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吸纳脱贫人口和易返贫致贫人口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打造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条;结合辖区丰富的生态资源和茶产业发展,积极动员更多脱贫群众参与发展观光旅游、餐饮民宿等乡村新型服务业,带动群众实现增收;实施利用好乡村公益性岗位,稳步提高乡村公益性岗位补贴标准。截至目前,县委宣传部干部挂包35户脱贫户实现稳定脱贫目标。

  同时抓好各项重点工作落实:一是对照《X县2021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方案》,制定整改措施,细化整改责任,推进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目前,完成存在问题整改;二是认真落实好《X县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围绕“四个不摘”和“一平台一基金三机制一办法”6个专项行动,“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实现脱贫户实现年均增收的目标。

  (五)激发动力。5月10日、5月25日,组织干部职工2次到X村召开脱贫户户长会和X村村民会议,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讲解新时代文明新风和身边的先进典型事迹,倡导群众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帮助村内修订了村民理事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作用,结合实际修订村规民约,以村规民约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同时,常态化深入开展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行动各项政策宣传工作,确保群众理解熟悉脱贫攻坚政策。

  (六)促进脱贫人口和易致贫返贫人口增收。县委宣传部干部挂包35户146人,其中有监测对象2户8人(脱贫不稳定户2户8人),无边缘户。因监测时间未满,待消除风险。经入户测算,2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均在10000元以上。一是根据《X县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县委第四次指挥调度会议精神,县委宣传部及时与X镇研究,并召开了X镇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指挥部会议暨百日攻坚誓师大会,对挂包单位干部及X村干部落实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责任进行再压实,要求联系X10家县级部门,镇村两级和202名挂包帮扶干部对全镇508户稳定脱贫户,29户脱贫不稳定户,94户边缘易致贫户,26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因户因人细化完善三年增收计划,做到精准排查到人、帮扶精准到户,一户一个增收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兜住底线,不漏一人,聚焦脱贫户和监测对象“两个群体”,抓住产业发展和就业帮扶“两个关键”,推动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经营性、工资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四个轮子”一起转。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和“一平台一基金三机制一办法”6个专项行动,“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持续巩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通过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确保全镇脱贫人口、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9.2%以上。二是通过组织挂包单位干部职工及X镇干部深入细致入户摸排,57户164人未消除风险监测对象14户39人在2022年9月30日后的动态调整中实现风险消除。其中:脱贫不稳定户5户15人,边缘易致贫户3户6人,突发严重困难户6户18人。针对暂时未消除风险的43户125人监测对象,县委宣传部与X及各挂包单位,将继续落实好农村低保政策帮扶33户101人,公益性岗位帮扶5人,申请临时救助7户12人,实施X计划、助学贷款帮扶11人,帮助落实整户无劳力问题12户22人。通过深入排查和收入测算,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预计人均纯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农户有8户15人,其中:边缘易致贫户3户4人,脱贫不稳定户2户5人,突发严重困难户3户6人,均属未消除风险监测对象。目前已采取低保政策帮扶6户12人,临时救助2户3人,实现1万元以下农户清零。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特色产业发展还存在小散弱现象,规模化、规范化标准不高;二是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农村出现大量留守老人、留守儿童,乡村振兴缺乏人才;三是人居环境整治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彻底改变农村人居环境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下步工作计划

  县委宣传部将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标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州、县党委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按照“四个不摘”和“一平台一基金三机制一办法”6个专项行动,“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持续巩固要求,着力抓好巩固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一)加强防返贫监测和帮扶。用好“省政府救助平台”,挂包干部常态化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加强数据分析研判,持续跟踪收入变化、“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巩固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杜绝体外循环,切实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有序退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二)抓实“个十百”示范创建。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结合乡村振兴“个十百”示范工程开展脱贫人口增收试点,通过试点探索创新,认真总结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事项、经验做法、特色亮点,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全面推进工作落实。按照农旅融合型,建成线上线下销售平台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村;按照产业发展型、生态宜居型、农旅融合型,规划建设集产业基地、美丽村庄、休闲农业为一体的精品示范村1个;按照《X省美丽乡村评定工作方案》中36项指标,规划建设1个集“干净、宜居、特色”为一体的美丽村庄。

  (三)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增加收入。进一步加大茶叶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各级补助。巩固粮食产业,壮大重点特色产业,实现茶叶产业带动23户以上脱贫户及易返贫致贫户,人均增加纯收入1000元以上;核桃等经济林果带动22户以上脱贫户及易返贫致贫户发展,人均增加纯收入500元以上。

  (四)抓实集体经济强村。深入实施集体经济强村工程,实现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建立健全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收益分配机制,村集体经济收入重点用于加强脱贫人口、低收入人口基本生活保障,带动村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五)以就业为导向精准培训促增收。统筹整合各类培训资源,组织实施定岗、订单、定向培训,夯实技能促就业,让无技能的掌握一门以上技能,技能单一的得到提升,确保有就业意愿的脱贫人口和易返贫致贫人口经过培训后100%掌握1项劳动技能、获得1项职业技能认定,就业率达90%以上。

  (六)拓宽就业渠道促增收。深入挖掘茶叶、核桃等产业潜力,引入茶叶加工生产企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吸纳脱贫人口和易返贫致贫人口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打造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条,落地建设带动就业能力强的茶叶精深加工项目;动员更多脱贫群众参与发展观光旅游、餐饮民宿等乡村新型服务业;实施利用好乡村公益性岗位,稳步提高乡村公益性岗位补贴标准。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自查报告四篇篇2

  

  县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州、县党委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扎实高效推进各项工作,根据县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X县2022年度“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目标考核办法》(X巩固振兴组办发〔2022〕12号)的通知要求,现将县委宣传部2022年工作自检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围绕目标,强化落实

  2022年以来,县委宣传部以XJP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县党委政府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围绕工作目标,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持续深入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责任落实。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县委宣传部及时成立以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单位及挂包干部工作职责,制定工作方案,采取经常性走访等方式,帮助联系户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政策,推进联系户饮水、产业、就业、兜底保障等政策得到有效落实,确保政策持续性、连续性,稳步提高脱贫人口家庭收入。截至目前,共对35户挂包脱贫户开展4轮入户遍访工作,详细了解家庭生产生活情况,及时帮助解决群众困难和问题。把帮扶责任落实在日常、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切实推进挂包村、挂包户各项政策有效落实。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10次,专题研究和安排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相关工作,确保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落细落实。

  (二)政策落实。围绕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政策要求,对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省州县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政策措施落实,确保脱贫户政策不断档、不脱节,实现政策有效衔接。截至目前,县委宣传部联系的35户脱贫户各项政策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同时,结合县委宣传部职责,组织开展“自强、诚信、感恩”教育,以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党的XX大精神为重点,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政策宣讲8场420人次,使XJP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农村、进家庭,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动力,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三)工作落实。按照“四个不摘”和“一平台一基金三机制一办法”6个专项行动,“两不愁三保障”要求,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挂包户日常走访工作,落实好各项工作措施。一是挂包干部常态化坚持防返贫动态监测工作机制,采取入户走访等方式,了解脱贫户家庭生产生活情况,同时加强入户情况分析研判,持续跟踪收入变化、“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巩固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杜绝体外循环,切实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有序退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二是开展助农促春耕生产工作。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以来,县委宣传部采取单位出资、个人捐资等方式,为六X村困难群众、挂包干部送去3680元的慰问物资;帮扶村调整后,单位主要领导及挂包干部结合助农促春耕工作对X镇X村35户挂包户进行走访,由干部捐款为每户挂包户购买180元春耕生产所需化肥2袋,共70袋,目前已送到挂包农户家中。三是组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按照全县人居环境整治要求,县委宣传部干部职工积极组织X村10个村民小组开展“治脏乱、净环境、改户厕”等人居环境整治,出动人员23人次,参与群众1000多人次,清理乱堆杂物21处,清理垃圾8吨,动员村民在庭院内外发展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实现生态美、环境美的目标。四是与X村党总支开展“双联双强”活动,宣传乡村振兴及安全生产、产业发展等政策,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X村发展。

  (四)固效成效。以巩固粮食产业为核心和基础,紧紧围绕半坡村茶叶、核桃种植面积广、群众种植积极性高的优势,壮大重点特色产业,同时牵头举办X镇首届茶文化节。推进X茶叶提升到180元/公斤,实现茶叶变“金叶”,促进茶叶产业提质增效,带动35户脱贫户及易返贫致贫户持续实现增收。按照茶叶产业发展规模化、产业化要求,打造茶叶之乡品牌,组织开展茶文化节,由县文联组织“彝乡茶韵·多彩X”美术、摄影采风创作培训,助力X茶文化和民族文化对外宣传,扩大影响,提升X茶叶产业的知名度影响力。

  在抓好特色产业发展的同时,围绕生猪、肉牛、中药材等重点产业,巩固传统产业,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动员农户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农民合作社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深入挖掘茶叶、核桃等产业潜力,采取招商引资方式,引入茶叶加工生产企业,提升茶叶生产加工能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吸纳脱贫人口和易返贫致贫人口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打造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条;结合辖区丰富的生态资源和茶产业发展,积极动员更多脱贫群众参与发展观光旅游、餐饮民宿等乡村新型服务业,带动群众实现增收;实施利用好乡村公益性岗位,稳步提高乡村公益性岗位补贴标准。截至目前,县委宣传部干部挂包35户脱贫户实现稳定脱贫目标。

  同时抓好各项重点工作落实:一是对照《X县2021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方案》,制定整改措施,细化整改责任,推进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目前,完成存在问题整改;二是认真落实好《X县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围绕“四个不摘”和“一平台一基金三机制一办法”6个专项行动,“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实现脱贫户实现年均增收的目标。

  (五)激发动力。5月10日、5月25日,组织干部职工2次到X村召开脱贫户户长会和X村村民会议,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讲解新时代文明新风和身边的先进典型事迹,倡导群众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帮助村内修订了村民理事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作用,结合实际修订村规民约,以村规民约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同时,常态化深入开展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行动各项政策宣传工作,确保群众理解熟悉脱贫攻坚政策。

  (六)促进脱贫人口和易致贫返贫人口增收。县委宣传部干部挂包35户146人,其中有监测对象2户8人(脱贫不稳定户2户8人),无边缘户。因监测时间未满,待消除风险。经入户测算,2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均在10000元以上。一是根据《X县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县委第四次指挥调度会议精神,县委宣传部及时与X镇研究,并召开了X镇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指挥部会议暨百日攻坚誓师大会,对挂包单位干部及X村干部落实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责任进行再压实,要求联系X10家县级部门,镇村两级和202名挂包帮扶干部对全镇508户稳定脱贫户,29户脱贫不稳定户,94户边缘易致贫户,26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因户因人细化完善三年增收计划,做到精准排查到人、帮扶精准到户,一户一个增收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兜住底线,不漏一人,聚焦脱贫户和监测对象“两个群体”,抓住产业发展和就业帮扶“两个关键”,推动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经营性、工资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四个轮子”一起转。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和“一平台一基金三机制一办法”6个专项行动,“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持续巩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通过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确保全镇脱贫人口、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9.2%以上。二是通过组织挂包单位干部职工及X镇干部深入细致入户摸排,57户164人未消除风险监测对象14户39人在2022年9月30日后的动态调整中实现风险消除。其中:脱贫不稳定户5户15人,边缘易致贫户3户6人,突发严重困难户6户18人。针对暂时未消除风险的43户125人监测对象,县委宣传部与X及各挂包单位,将继续落实好农村低保政策帮扶33户101人,公益性岗位帮扶5人,申请临时救助7户12人,实施X计划、助学贷款帮扶11人,帮助落实整户无劳力问题12户22人。通过深入排查和收入测算,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预计人均纯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农户有8户15人,其中:边缘易致贫户3户4人,脱贫不稳定户2户5人,突发严重困难户3户6人,均属未消除风险监测对象。目前已采取低保政策帮扶6户12人,临时救助2户3人,实现1万元以下农户清零。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特色产业发展还存在小散弱现象,规模化、规范化标准不高;二是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农村出现大量留守老人、留守儿童,乡村振兴缺乏人才;三是人居环境整治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彻底改变农村人居环境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下步工作计划

  县委宣传部将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标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州、县党委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按照“四个不摘”和“一平台一基金三机制一办法”6个专项行动,“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持续巩固要求,着力抓好巩固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一)加强防返贫监测和帮扶。用好“省政府救助平台”,挂包干部常态化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加强数据分析研判,持续跟踪收入变化、“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巩固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杜绝体外循环,切实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有序退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二)抓实“个十百”示范创建。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结合乡村振兴“个十百”示范工程开展脱贫人口增收试点,通过试点探索创新,认真总结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事项、经验做法、特色亮点,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全面推进工作落实。按照农旅融合型,建成线上线下销售平台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村;按照产业发展型、生态宜居型、农旅融合型,规划建设集产业基地、美丽村庄、休闲农业为一体的精品示范村1个;按照《X省美丽乡村评定工作方案》中36项指标,规划建设1个集“干净、宜居、特色”为一体的美丽村庄。

  (三)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增加收入。进一步加大茶叶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各级补助。巩固粮食产业,壮大重点特色产业,实现茶叶产业带动23户以上脱贫户及易返贫致贫户,人均增加纯收入1000元以上;核桃等经济林果带动22户以上脱贫户及易返贫致贫户发展,人均增加纯收入500元以上。

  (四)抓实集体经济强村。深入实施集体经济强村工程,实现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建立健全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收益分配机制,村集体经济收入重点用于加强脱贫人口、低收入人口基本生活保障,带动村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五)以就业为导向精准培训促增收。统筹整合各类培训资源,组织实施定岗、订单、定向培训,夯实技能促就业,让无技能的掌握一门以上技能,技能单一的得到提升,确保有就业意愿的脱贫人口和易返贫致贫人口经过培训后100%掌握1项劳动技能、获得1项职业技能认定,就业率达90%以上。

  (六)拓宽就业渠道促增收。深入挖掘茶叶、核桃等产业潜力,引入茶叶加工生产企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吸纳脱贫人口和易返贫致贫人口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打造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条,落地建设带动就业能力强的茶叶精深加工项目;动员更多脱贫群众参与发展观光旅游、餐饮民宿等乡村新型服务业;实施利用好乡村公益性岗位,稳步提高乡村公益性岗位补贴标准。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自查报告四篇篇3

  县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州、县党委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扎实高效推进各项工作,根据县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X县2023年度“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目标考核办法》(X巩固振兴组办发〔2023〕12号)的通知要求,现将县委宣传部2023年工作自检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围绕目标,强化落实

  2023年以来,县委宣传部以XJP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县党委政府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围绕工作目标,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持续深入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责任落实。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县委宣传部及时成立以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单位及挂包干部工作职责,制定工作方案,采取经常性走访等方式,帮助联系户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政策,推进联系户饮水、产业、就业、兜底保障等政策得到有效落实,确保政策持续性、连续性,稳步提高脱贫人口家庭收入。截至目前,共对35户挂包脱贫户开展4轮入户遍访工作,详细了解家庭生产生活情况,及时帮助解决群众困难和问题。把帮扶责任落实在日常、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切实推进挂包村、挂包户各项政策有效落实。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10次,专题研究和安排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相关工作,确保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落细落实。

  (二)政策落实。围绕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政策要求,对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省州县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政策措施落实,确保脱贫户政策不断档、不脱节,实现政策有效衔接。截至目前,县委宣传部联系的35户脱贫户各项政策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同时,结合县委宣传部职责,组织开展“自强、诚信、感恩”教育,以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党的XX大精神为重点,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政策宣讲8场420人次,使XJP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农村、进家庭,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动力,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三)工作落实。按照“四个不摘”和“一平台一基金三机制一办法”6个专项行动,“两不愁三保障”要求,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挂包户日常走访工作,落实好各项工作措施。一是挂包干部常态化坚持防返贫动态监测工作机制,采取入户走访等方式,了解脱贫户家庭生产生活情况,同时加强入户情况分析研判,持续跟踪收入变化、“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巩固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杜绝体外循环,切实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有序退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二是开展助农促春耕生产工作。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以来,县委宣传部采取单位出资、个人捐资等方式,为六X村困难群众、挂包干部送去3680元的慰问物资;帮扶村调整后,单位主要领导及挂包干部结合助农促春耕工作对X镇X村35户挂包户进行走访,由干部捐款为每户挂包户购买180元春耕生产所需化肥2袋,共70袋,目前已送到挂包农户家中。三是组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按照全县人居环境整治要求,县委宣传部干部职工积极组织X村10个村民小组开展“治脏乱、净环境、改户厕”等人居环境整治,出动人员23人次,参与群众1000多人次,清理乱堆杂物21处,清理垃圾8吨,动员村民在庭院内外发展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实现生态美、环境美的目标。四是与X村党总支开展“双联双强”活动,宣传乡村振兴及安全生产、产业发展等政策,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X村发展。

  (四)固效成效。以巩固粮食产业为核心和基础,紧紧围绕半坡村茶叶、核桃种植面积广、群众种植积极性高的优势,壮大重点特色产业,同时牵头举办X镇首届茶文化节。推进X茶叶提升到180元/公斤,实现茶叶变“金叶”,促进茶叶产业提质增效,带动35户脱贫户及易返贫致贫户持续实现增收。按照茶叶产业发展规模化、产业化要求,打造茶叶之乡品牌,组织开展茶文化节,由县文联组织“彝乡茶韵·多彩X”美术、摄影采风创作培训,助力X茶文化和民族文化对外宣传,扩大影响,提升X茶叶产业的知名度影响力。

  在抓好特色产业发展的同时,围绕生猪、肉牛、中药材等重点产业,巩固传统产业,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动员农户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农民合作社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深入挖掘茶叶、核桃等产业潜力,采取招商引资方式,引入茶叶加工生产企业,提升茶叶生产加工能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吸纳脱贫人口和易返贫致贫人口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打造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条;结合辖区丰富的生态资源和茶产业发展,积极动员更多脱贫群众参与发展观光旅游、餐饮民宿等乡村新型服务业,带动群众实现增收;实施利用好乡村公益性岗位,稳步提高乡村公益性岗位补贴标准。截至目前,县委宣传部干部挂包35户脱贫户实现稳定脱贫目标。

  同时抓好各项重点工作落实:一是对照《X县2023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方案》,制定整改措施,细化整改责任,推进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目前,完成存在问题整改;二是认真落实好《X县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围绕“四个不摘”和“一平台一基金三机制一办法”6个专项行动,“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实现脱贫户实现年均增收的目标。

  (五)激发动力。5月10日、5月25日,组织干部职工2次到X村召开脱贫户户长会和X村村民会议,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讲解新时代文明新风和身边的先进典型事迹,倡导群众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帮助村内修订了村民理事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作用,结合实际修订村规民约,以村规民约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同时,常态化深入开展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行动各项政策宣传工作,确保群众理解熟悉脱贫攻坚政策。

  (六)促进脱贫人口和易致贫返贫人口增收。县委宣传部干部挂包35户146人,其中有监测对象2户8人(脱贫不稳定户2户8人),无边缘户。因监测时间未满,待消除风险。经入户测算,2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均在10000元以上。一是根据《X县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县委第四次指挥调度会议精神,县委宣传部及时与X镇研究,并召开了X镇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指挥部会议暨百日攻坚誓师大会,对挂包单位干部及X村干部落实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责任进行再压实,要求联系X10家县级部门,镇村两级和202名挂包帮扶干部对全镇508户稳定脱贫户,29户脱贫不稳定户,94户边缘易致贫户,26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因户因人细化完善三年增收计划,做到精准排查到人、帮扶精准到户,一户一个增收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兜住底线,不漏一人,聚焦脱贫户和监测对象“两个群体”,抓住产业发展和就业帮扶“两个关键”,推动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经营性、工资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四个轮子”一起转。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和“一平台一基金三机制一办法”6个专项行动,“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持续巩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通过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确保全镇脱贫人口、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9.2%以上。二是通过组织挂包单位干部职工及X镇干部深入细致入户摸排,57户164人未消除风险监测对象14户39人在2023年9月30日后的动态调整中实现风险消除。其中:脱贫不稳定户5户15人,边缘易致贫户3户6人,突发严重困难户6户18人。针对暂时未消除风险的43户125人监测对象,县委宣传部与X及各挂包单位,将继续落实好农村低保政策帮扶33户101人,公益性岗位帮扶5人,申请临时救助7户12人,实施X计划、助学贷款帮扶11人,帮助落实整户无劳力问题12户22人。通过深入排查和收入测算,2023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预计人均纯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农户有8户15人,其中:边缘易致贫户3户4人,脱贫不稳定户2户5人,突发严重困难户3户6人,均属未消除风险监测对象。目前已采取低保政策帮扶6户12人,临时救助2户3人,实现1万元以下农户清零。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特色产业发展还存在小散弱现象,规模化、规范化标准不高;二是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农村出现大量留守老人、留守儿童,乡村振兴缺乏人才;三是人居环境整治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彻底改变农村人居环境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下步工作计划

  县委宣传部将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标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州、县党委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按照“四个不摘”和“一平台一基金三机制一办法”6个专项行动,“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持续巩固要求,着力抓好巩固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一)加强防返贫监测和帮扶。用好“省政府救助平台”,挂包干部常态化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加强数据分析研判,持续跟踪收入变化、“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巩固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杜绝体外循环,切实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有序退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二)抓实“个十百”示范创建。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结合乡村振兴“个十百”示范工程开展脱贫人口增收试点,通过试点探索创新,认真总结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事项、经验做法、特色亮点,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全面推进工作落实。按照农旅融合型,建成线上线下销售平台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村;按照产业发展型、生态宜居型、农旅融合型,规划建设集产业基地、美丽村庄、休闲农业为一体的精品示范村1个;按照《X省美丽乡村评定工作方案》中36项指标,规划建设1个集“干净、宜居、特色”为一体的美丽村庄。

  (三)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增加收入。进一步加大茶叶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各级补助。巩固粮食产业,壮大重点特色产业,实现茶叶产业带动23户以上脱贫户及易返贫致贫户,人均增加纯收入1000元以上;核桃等经济林果带动22户以上脱贫户及易返贫致贫户发展,人均增加纯收入500元以上。

  (四)抓实集体经济强村。深入实施集体经济强村工程,实现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建立健全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收益分配机制,村集体经济收入重点用于加强脱贫人口、低收入人口基本生活保障,带动村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五)以就业为导向精准培训促增收。统筹整合各类培训资源,组织实施定岗、订单、定向培训,夯实技能促就业,让无技能的掌握一门以上技能,技能单一的得到提升,确保有就业意愿的脱贫人口和易返贫致贫人口经过培训后100%掌握1项劳动技能、获得1项职业技能认定,就业率达90%以上。

  (六)拓宽就业渠道促增收。深入挖掘茶叶、核桃等产业潜力,引入茶叶加工生产企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吸纳脱贫人口和易返贫致贫人口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打造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条,落地建设带动就业能力强的茶叶精深加工项目;动员更多脱贫群众参与发展观光旅游、餐饮民宿等乡村新型服务业;实施利用好乡村公益性岗位,稳步提高乡村公益性岗位补贴标准。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自查报告四篇篇4

  我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 2023 年工作安排,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就我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在听取区农业农村委(区乡村振兴局)、区教委、区民政局等 10 余个部门工作情况汇报的基础上,深入东城、西河、华兴、双山等镇街和部分原市级脱贫村,实地察看各地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进乡村治理,以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有效衔接等情况,深入了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广泛收集相关工作意见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坚持高位统筹推动。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区委要求,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和重点工作,高度重视、扎实部署、有序推进。把成熟的脱贫攻坚领导机制转型应用于乡村振兴,实行区、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双组长”负责制和村(社区)书记负责制,建立健全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乡村振

  兴工作体系。制定《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2023 年全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点》等指导性文件,常态化召开有效衔接专题调度会,专题研究部署、推动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相关重点工作。组建成立区乡村振兴局,补充调整区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调整优化镇街相关机构职能,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二)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工作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基础上,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是保持责任不松。严格落实市负总责、区县和乡镇抓落实、行业部门主管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意识与主体意识,坚持“五级书记”一起抓,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二是保持政策不变。继续执行脱贫攻坚主要政策,做好财政投入、金融服务、土地支持、人才智力支持等政策衔接,更好发挥政策的支撑作用。三是保持力度不减。建立区领导定点联系机制,突出抓好队伍有效衔接,督促 2826 名帮扶责任人持续开展结对帮扶,确保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

  四是保持监管不脱。加大致贫返贫风险防控力度,建立相应的保障机

  制、风险规避机制,对已脱贫的贫困户和困难群众进行动态监测并及时预警,发现返贫风险及时采取帮扶措施,确保脱贫户不返贫。

  (三)加大工作力度,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坚持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进一步突出重点、明确要求、压实责任,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今年以来,先后 4 次组织开展全覆盖摸排,全面精准掌握全区 22 万户农户的“两不愁三保障”和收入等情况,对“三类人员”实施动态监测管理,将 376 人纳入低保保障、24 人纳入特困、504 人纳入临时救助。集中开展适龄儿童控辍保学专项排查行动,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学生 11249 人、金额 587.7 万元,落实 117 名残疾学生送教上门 4680 学时。继续对脱贫人口实行基本医保资助,为 7264名脱贫人口落实参保补助 142.37 万元,为 2311 名脱贫人口办理享受特殊疾病、“两病”政策待遇。扎实开展住房安全保障“回头看”,对全区 33718 户一般户危房按照“拆、改、堵、复”四类进行分类处置,对 171 户农村低收入人口落实C、D 级危房改造。接续推进农村供水巩固提升工程建设,投资 3000 万元新建主供水管道 250 公里,新增集中供水人口6.5 万人。同时,稳步推进扶贫项目建设和扶贫资产管理,持续开展消费扶贫系列活动,扎实推进 2020 年国家和市级

  成效考核等反馈 63 项整改任务和扶贫资金审计反馈 15 个问题整改,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四)落实重点任务,全力推动乡村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着眼短板重点发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深化“三变”改革、“三社”融合、“三权”融资,全面盘活“撂荒地”4.8 万亩,累计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宜机化改造 52.1万亩,发展 50 万亩优质粮食、20 万亩精品果蔬、10 万亩精品花木、10 万亩精品养殖。打造“神农大脑”,发展冷链物流,建成黄桷门互联网小镇、直播带货基地,“爱在龙乡”电商平台实现村(社区)全覆盖,培育铜梁莲藕、铜梁龙柚等区域公共品牌,年线上交易额近 2 亿元。发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 54 家,建成投用乡村振兴车间 37 个,带动 900余名群众就近就业。打造 400 平方公里西郊、安居、淮远 3个示范片和西郊·花语悠游谷、玄天秀水生态画廊、荷和原乡等精品景区,全面唱响“周末到铜梁”。

  二是实施乡村建。

  设行动。大力推进农村道路建设,全面启动硬化泥结石路 330公里,建成 160 余公里。加快推进农村薄弱电网改造,建成投运项目 33 个,惠及 17 个镇街 30 个行政村。推动燃气管道向边远村社延伸,新增用户 2560 户,累计 40051 户。全域推行“积分制”整治人居环境,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

  整治现场拉练等活动,畜禽养殖循环化改造率、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村庄清洁行动覆盖率均达 100%。加强农村文体设施建设,254 个村建成农村体育设施,54 个村(社)建成健身点。加快建设乡村养老互助站点,14 个镇街落实互助养老点用房,建成投用互助养老点 30 个。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政策和服务体系,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到乡村,今年计划新增就业 8000 人次以上。

  三是有序推进乡村治理。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回引本土人才 669 名,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农村党组织 34 个,全面提升政治引领力。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建好用好乡村振兴“理事会”,培育综治调解工作室、“小喇叭”文明劝导队等社区社会组织,建立定期联络“三个一”、关键节点探访、回应服务等制度,全面提升自治源动力。推行镇街领导、干部及法律工作者“三驻村”制度,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引入“智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全面提升法治保障力。深化“五风浸润”工程,持续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新乡贤、好乡亲”等创建评选活动,运用道德讲堂、文化讲堂、市民学校等新载体积极传播正能量,全面提升德治促进力。大力推进“互联网+”,全面开通村级微信公众号,实施社会治安管理“雪亮工程”,以数字乡村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全面提升智治支撑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还需提质增效。在脱贫攻坚阶段,产业发展首要目标是扶贫,追求“短、平、快”带来的即时利益,虽然短期内效果明显,但长期来看,产业特色不足、同质化问题严重,抗风险能力弱。加之农业产业链不完善,仓储、保鲜等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较弱、市场竞争力不强,导致部分农产品积压、价格下跌、增产不增收,甚至出现亏损。

  (二)市场主体培育力度需进一步加强。农业投资周期长、回报慢,自然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较大,一般市场主体不愿贸然进入,出现“不想投、不敢投、不会投”的现象。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不够,特别是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数量总体偏少。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管理不规范、财会制度不健全、与农户利益联结不紧密等问题较为突出,整体效益不高,带动农民增收能力有待增强。

  (三)乡村建设仍然较为滞后。一方面,乡村规划较为滞后。镇村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现代农业发展、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等规划之间相互衔接不够,现有村庄规划编制进展缓慢,进行区域功能、居民住宅、产业发展、休闲旅游等发展定位不明确,导致乡村无序发展。另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在农村贫困地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基

  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还有短板和弱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有的院落柴草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畜禽乱跑、乱搭乱建等现象依然存在。

  (四)内生动力仍显不足。部分镇村干部习惯等上级派人、派任务,自己跟着干,对国家政策、资金过度依赖,还没有形成主动思考和主动规划的意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思路不宽、办法不多。部分贫困群众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跟不上发展需要,自我发展意愿不强,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农村大量青壮劳力外出务工,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高素质人才紧缺,农民劳动技能水平普遍较低。

  (五)资源要素保障有限。目前,涉农资金投入不充分、不均衡,稳定增长机制尚不健全,加之农业项目难以获得金融支持,业主普遍反应资金不足影响农业产业化发展。受规划空间保障、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限制,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申请建设用地较为困难,影响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资源利用不充分,存在耕地撂荒、农房闲置、林地微利流转问题,没有把山水林田湖等自然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基层党组织带动力不够强,本土人才全面“接班”还需假以时日,帮扶队伍因专业不对口而不能完全胜任乡村振兴特别是产业振兴要求,人才短缺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主要因素。

  (六)返贫风险依然存在。因病(残)、因灾和因学是主要致贫、返贫原因,特别是一旦罹患大病或重病,在现行防

  贫机制下,返贫几乎不可避免。疫情、自然灾害和相关政策变化,也可能导致部分贫困群众收入骤减,存在返贫、致贫风险。

  三、工作意见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好“三个衔接”。

  一是做好机制衔接。保持脱贫攻坚时期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十四五”时期内稳定不变,把欠发展问题和新出现的可能致贫的问题,全部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来解决。全面加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制度责任和保障,出台工作机制落实的相应细则,强化组织保障和动员能力。健全乡村振兴统筹协调机制,统筹推进规划编制、政策制定、资金整合和项目实施等重要事项,提高财政、土地、科技、人才、金融等各项工作的协同性,构筑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体制机制。

  二是做好政策衔接。坚持五年过渡期内帮扶政策相对稳定与动态调整相统一,对现行扶贫政策进行全面梳理,稳妥逐步推动政策由特惠性向普惠性转变,由精准帮扶向共同富裕转变。比如,产业奖补政策方面,扩大对以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为主体的、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奖补,发挥奖补资金对产业布局的引领作用;教育、就业、住房和民生保障等政策,保持现有力度不变,保障范围逐步扩大到所有农村符合条件群众,纳入乡村振兴常规性政策范围。

  三是做好规划衔接。尽快制定出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十四五规

  划。全面开展镇村规划编制,组织专业力量,逐村“把脉会诊”,结合乡村自然风貌、资源禀赋和财力条件,编制“老百姓看得懂、好实施、能落地”的乡村规划。注重规划前瞻性和严肃性,加强规划执行监督执法,杜绝“无规划就建设”“边规划边建设”行为。

  (二)深化思想认识,转变“三个理念”。

  一是政府主动由“指挥员”向“服务员”转变。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责定位,从直接介入生产和销售过程中退出来,侧重做好产业发展规划、配套基础设施、搭建发展平台、公平处置矛盾纠纷、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市场主体等工作,更好承担起“看得见的手”的职能。

  二是引导群众由“被动扶”向“主动兴”转变。加大正反面典型宣传教育力度,开展“乡村振兴之星”、文明家庭等评比活动,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在农村形成“懒惰贫穷可耻,劳动致富光荣”的鲜明导向。充分尊重和保障农村群众依法行使自治权,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到乡村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完善、资金分配等各项事务中来。探索优惠政策分步退出机制,通过村规民约,建立享受惠农政策与农民辛勤劳动挂钩机制。三是推动经济由“粗放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更加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把“绿色”作为乡村振兴的底色,不挖山、不填湖、慎砍树、少拆房,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国家明令禁止的污染企业和落后产能一律不许

  下乡进村,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一律严肃追责问责,努力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三)持续精准发力,突出“四项重点”。

  一是巩固脱贫成效。整合原扶贫、民政、卫健、人社等部门数据资源,建好防返贫监测平台,完善常态化跟踪监测和动态预警体系。严格落实后续帮扶措施,引导社会保险资源参与防返贫工作。进一步加大公益岗位设置力度,优先安排脱贫群众就地就业。抓好扶贫产品的认定,坚持线上线下联动营销,持续推进消费扶贫工作。

  二是壮大乡村产业。加强区级层面统筹谋划,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和现有产业基础,明确各镇街农业主导产业,避免盲目跟风、同质化竞争。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指导合作社规范化经营,带动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大力引进和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补齐加工、冷链、物流等方面短板。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牢固树立“一切农产品都是旅游产品”理念,促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围绕我区蔬菜、莲藕、花椒、鹌鹑等特色产业,进行品牌资源整合,打造核心品牌,实现共创共享的品牌效应。

  三是完善基...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自查报告四篇篇5

  中共 ** 市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

  根据《中共 ** 市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关于印发(** 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督查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渝委农组〔20**〕7 号),结合 ** 街道实际,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是主要成果。在市委市府和区委区府的坚强领导下,** 街道干部群众用心用情用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真抓实干、精准施策、攻坚克难,经过 8 年的艰苦奋斗,实现了 291 户、938 人全面脱贫,顺利完成全国扶贫普查工作及市区级各项检查和督查。** 街道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提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被评为区打好“三大攻坚战”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二是基础数据。截止目前,** 街道在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中有已脱贫户(享受政策)289 户 928 人,边缘易致贫户 12 户 42 人。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聚焦目标任务,强化首位意识。

  一是坚持有效衔接首位政治任务不动摇。街道今年以来共召开党

  政班子会、领导小组会研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8 次、专题会议 9 次,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关于扶贫工作、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视察 ** 重要讲话、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和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全市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精神,同时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乡村振兴促进法》。

  二是坚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动摇。1.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按照 5 年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总要求,严格落实中央、市委和区委的帮扶政策,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不减,稳定民政低保兜底救助类政策,落实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种粮直补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2.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持续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医教联动和控辍保学专项行动,全街道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达到 100%。落实医疗救助分类资助政策,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签尽签。建立了农村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保障农村低收入人口基本住房安全,确保“人不住危房,危房不住人”。实施农村供水保障提升工程,全力提高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3.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做好各类兜底补助政策的落实,确保补助到位,坚决防止因病返贫致贫。4.分层分类实施帮扶。建立健全易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级分层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实行动态清零。

  对有劳动能力的,坚持开发式帮扶;对丧失劳动能力的,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按困难类型及时纳入专项救助、临时救助等,强化保障性兜底帮扶,同时继续做好帮扶干部日常走访工作,确保重心不变、力度不减、劲头不松。** 街道城乡低保共计 370 户 605 人(其中:城镇 141 户 187 人,农村 229 户 418 人),低保人数占街道总人口 1.22%(街道户籍总人口 49717 人)。目前农村低保最低生活保障线为 496元/人/月,城镇低保为 620 元/人/月,低保金实行差额发放。农村户口低保户户均发放 674 元/月,城镇低保户均 700 元/月。低保户中建卡贫困户共 48 户 110 人,占低保总户数的 12.97%。5.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按照“产权清晰、管理科学、经营高效、监督到位”的总体思路,统筹协调街道域内扶贫资产登记管理工作,做到应纳尽纳、分级分类、台账管理,形成了从资产形成的“入口”到资产使用的“出口”全流程管理模式,全面提高资产经营管理水平。目前,全街道清理 20** 年以来扶贫资产 18 个,涉及扶贫资金 1148.81 万元。6.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引导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外出务工就业,加强跟踪监测,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能人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作用,促进脱贫人口就近就地就业;鼓励街道村两级针对弱劳力、半劳力等低收入家庭,根据实际需要,精准开发公益性岗位,增加困难群众收入的途径,推动帮扶工作由“输血式”变为“造血式”。目前,全街道已就业脱贫劳动力达 448 人,边缘易致贫户 10 人,通过公益岗位实现 33 名困难劳动力就近就业,有效激发困难群众内生动力,增强了“造血功能”。7.持续激发脱贫群众内

  生动力。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扶志扶智相结合,提升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依托“小院讲堂”开展“七讲”志愿服务活动,深化移风易俗“十抵制十提倡”。发挥好村规民约的约束和规范作用。持续开展不赡养老人专项整治行动。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和致富带头人带动。我街道认真落实区级部门下发的培训任务,针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需求,分级分类开展好劳动力培训。截至 7 月底,我街道已培训劳动力累计 180 余人,培训内容包括原料调配与预制加工、万州烤鱼制作、陶艺等。

  (二)聚焦突出问题,聚力整改落实。

  按照区委区府部署安排,一体化推进中央巡视、国家成效考核、市级成效考核和各类监督检查反馈问题整改。一是国家成效考核认领17 个具体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29 条,5 月底全部整改到位。二是市级成效考核认领 7 个具体问题,共制定整改措施 7 条,5 月底全部整改到位。三是紧扣“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核心指标,持续推进问题清零,特别是对因大额医疗支出存在返贫或致贫风险的实行兜底保障。

  (四)聚焦产业兴旺,助推特色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 街道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战略机遇,立足“复兴荣昌陶文化,重振中国陶都雄风”的目标,对标对表乡村振兴“二十字”总方针和“五个振兴”总要求,抓好“五大工程”,认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以陶为本、融合发展思路,旨在建设成为集陶产业、文化、旅游、体验、教育于

  一体的非遗特色小镇,打造成为以都市休闲农业和家庭生态旅游为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街道,建设中国西部陶瓷之都。

  (五)聚焦乡村建设,助力美丽乡村加速发展。

  近年来,** 街道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污水治理与粪污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截至 20** 年底,街道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 88%,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所有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不断提升,100%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

  (六)聚焦乡村治理,优化基层党组织队伍。

  11 个村(社区)实行书记主任“一肩挑”,“两委”交叉比例达55.9%,45 岁以下达 49 人,大专及以上学历 46 人,在读大专 16 人,实现年龄、学历“一降一升”目标。退役军人任书记 2 名,2 名书记为本科学历,5 名书记为大学专科学历,4 名书记即将取得大学专科学历。基础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截止目前已建成新风小院 4 个,今年拟新建成新风小院 9 个,预计 12 月底完成建设,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对农家院落建设的政治引导作用。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资金缺口大,造成“供血不足”。实施乡村产业振兴战略,范围广、任务重,资金需求大,导致整体推进缓慢。

  (二)人才队伍弱,导致“造血不够”。人才是乡村产业振兴的核心力,乡村振兴需要各类人才增强智力支撑,乡村对人才的引进、孵化、培育都需要加强。

  (三)部门沟通少,形成“成果散乱”。乡村振兴的工作任务杂,涉及部门多,由于部门之间存在沟通较少、统筹不够的问题,导致资金不往一处使,不能整体推进、重心偏移,乡村振兴整体成效不明显。

  (四)群众伸手多,呈现“根基不稳”。农村大量青年壮力外出务工,留守农村的大多是老年人,老年人守旧思想根深蒂固,“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思想道德教育力度还不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脱贫攻坚存在的问题容易反弹。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中央和市、区部署要求,用足用好脱贫攻坚以来形成的好机制、好措施,高质量推动衔接期内各项工作。

  一是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进一步加强动态监测,针对集中排查工作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结合“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持续清零工作,分层分类做好常态化帮扶。认真做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管理,做好风险防范。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和人居环境,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继续推进消费帮扶,加强扶贫项目资产

  管理和监督,做好全面核查和确权登记,确保持续发挥作用。

  二是持续加大产业发展和就业帮扶力度。

  1.以陶产业为核心,探索配套特色产业发展。2.深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升农产品附加值。3.发挥集体经济引领作用,以点带面纵横发展。大力实施农村“领头雁工程”,深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推行“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品牌”经营模式,发展陶、茶等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切实实现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因地制宜搞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探索以村落空间为载体的乡村建设新路径,打造城乡融合示范点。将通安村打造为中国陶艺村,高标准建设好“双昌”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合作园区。4.积极搭建就业平台,有序引导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尽可能多的吸收贫困人口就业;结合人居环境整治、村级综合治理等“刚需”,合理开发公益性、辅助性就业岗位,确保实现充分就业。

  三是持续推进作风建设。推深做实各类问题整改,持续深化“以案四改”警示教育,从严从实抓好作风建设,杜绝衔接期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发生,以更实的举措、更大的力度、更优的作风,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自查报告四篇篇6

  按照通知要求,现将今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做法 今年以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来 x 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底线任务,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扎实推动各项重点工作,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开局良好、推进有力。

  (一)压紧夯实责任,系统部署推进。坚持“三级书记”抓振兴和“一办十四组”推进机制,县委、县政府先后 x 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和巩固衔接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压实县级领导包镇(街道)责任、部门行业主管责任、镇(街道)主体责任、帮扶单位包抓村(社区)责任、帮扶干部帮扶责任,形成“人人要担责、人人必尽责”的责任落实体系。及时编制全县巩固衔接专项《规划》,制定《实施方案》和行业部门《责任清单》,明确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突出“好中选优、优中选强”,在原 x支驻村工作队的基础上增设 x 支驻村队伍,做到科学选派、精准“安窝”,全县调整选派 x 名驻村第一书记和 x 名驻村队员,确保驻村帮扶力量只增不减。

  (二)守牢底线任务,防止返贫致贫。制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工作实施方案》,强化监测预警响应,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以“清单制+责任制”方式推进问题整改,县级行业部门每月开展一次数据集中比对,定期入户核实疑似风险点,逐一明

  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实行销号管理,推动问题有效解决。细化《防止因灾因疫返贫致贫十六条政策措施》,积极应对灾情疫情影响。截止 x 月 x 日,累计纳入“三类人群”x 户 x 人,占脱贫人口 x%。今年新识别纳入“三类人群”x 户 x 人(脱贫不稳定户 x 户 x 人,边缘易致贫户 x 户 x 人,突发严重困难户 x 户 x 人)。

  (三)狠抓产业就业,促进群众增收。一方面,不断壮大特色产业。以有机产业为引领,依托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全力打造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打好“**”“有机”牌,壮大“米、果、药、畜、菌”五大主导产业,累计认证有机生产企业 x 户、有机产品 x 大类 x 种 x 万亩,有效带动群众增收。坚持“应贷尽贷”,精准摸排投放,截至 x 月 x 日,全县新投放小额信贷 x 笔(户)x 万元。另一方面,持续抓好稳岗就业。围绕“稳岗就业、提技赋能、返乡创业”等重点任务,扎实做好脱贫人口就业跟踪帮扶。截至 x 月底,累计实现脱贫劳动力就业 x 人,其中:乡村公益性岗位兜底就业 x 人,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x 人、创业培训 x 人;今年新认定社区工厂 x 个、就业帮扶基地 x 个,累计建成社区工厂 x 个、就业帮扶基地 x个,认定创业孵化基地 x 个。

  (四)用好衔接政策,巩固拓展成果。一是健康帮扶方面。严格实行脱贫人口先诊疗后付费、免收住院押金等政策,提供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便民服务。落实落细医保“三重”保障制度,实现“高糖结精”慢病随访率、大病救治率两个 x%。二是教育帮扶方面。实行网格化管理,明晰“七长”责任制,确保“零辍学”和精准资助不漏一人。x 年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x 人次 x 万元,其中资助“三类人群”家庭学生 x 人次 x万元。三是安全住房方面。开展常态化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明确危房改造补助政策,全力推进农户住房安全有保障。今年全县唯一住房因灾受损 x 户(C级 x 户,D 级 x 户),目前均已落实安全住房。四是安全饮水方面。把牢安全饮水达标四项标准,先后投入资金 x 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全

  部竣工投用。积极应对汛情影响,投入资金 x 万元,修复供水工程 x 处。五是兜底保障方面。全县农村低保保障 x 户 x 人,累计发放低保金 x 万元;特困供养 x 人,发放资金 x 万元;临时救助 x 人次,发放资金 x 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 x 人,发放资金 x 万元,筑牢兜底根基。六是深化社会帮扶。加大消费帮扶力度,通过企业“线上线下”销售、干部职工采购等,累计销售农产品金额达 x 亿元。全力推进定点帮扶工作,全年实施中央定点扶贫项目 x个,投入资金 x 万元;实施 ** 对口协作项目 x 个,资金 x 万元,已全部开工建设。

  (五)建项目强管护,提高使用效益。一是强化资金保障。制定《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资金使用范围、项目补助(奖励)标准等。x 年计划整合资金 x 亿元,已整合到位 x 亿元,占计划x%;完成支出 x 亿元,支出进度达 x%,其中财政衔接资金到位 x 亿元,支出x 亿元,支出进度达 x%。二是强化资产管理。稳妥推进扶贫项目资产确权登记和资产移交,建立扶贫资产台账,出台产业项目资金管理《问题整改导引》,从项目建设、资金管理、资产权属、绩效评估等方面进行详细指导,目前共确权资产 x 亿元。强化公益性资产维护,健全完善基础设施管护制度,做到制度健全、职责明确、管护到位。三是强化项目建设。进一步规范项目建设程序,制定《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及涉农整合资金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持续加大项目建设投入力度,x 年列入整合资金实施的x 个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已完工 x 个。

  (六)全面过细排查,提升工作质量。一是不厌其烦排查。制定《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回头看”》《六查六问》《“六查六问十八核”》等方案,组织各级干部对全县所有农户开展多轮次拉网排查,做到全覆盖、无死角。二是脚步丈量民情。印发《持续做好三级书记遍访工作的通知》,召开全县遍访工作推进会,压实主体责任,从严从实开展遍访,倾听群众心声诉求,实干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三是举一反三整改。出台问题整改《工

  作导引》,按照“县级领导牵头抓总、镇(街道)部门各负其责、乡村振兴局督查指导”的思路,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全力推进整改。今年以来,中省反馈问题认领 x 个,目前已整改到位 x 个,其余 x 个需长期整改的问题正在按照相关要求整改落实。

  (七)严肃督导问效,强化作风保障。一是持续改进作风。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大整顿、明责践诺创一流”作风整治活动,强化“三聚三查”,实现“五个过硬”,以最强决心、最实作风、最严纪律,确保巩固衔接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落小。二是扎实开展培训。围绕抓党建促振兴、防返贫动态监测、驻村帮扶等 x 个方面,逐镇(街道)分层分批开展培训,实现干部培训全覆盖。印发《巩固衔接政策汇编》“口袋书”、《应知应会》“明白卡”x万份,随机对镇(街道)、部门干部进行闭卷测试,以考促学,以学促干,确保做到“一口清”。三是巡回督导问效。由纪委监委、组织部、督查办和乡村振兴局组建联合督导组,按照“每天有问题、每周有通报”的要求,开展常态化督导暗访,对工作不在状态的及时提醒、督促纠正,发现问题现场交办、限期整改、跟踪问效。

  二、经验成效 我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总结出了一些好的做法,形成了一些经验亮点,得到了各级的一定认可。

  (一)“三个结合”做实动态监测帮扶。一是排查和比对结合,摸清问题。畅通农户申报渠道,在县、镇、村三级创新设置“防返贫风险申报窗口”。划小网格单元,全县选聘网格员 x 名,实现所有农户全覆盖。抓实日常监测,网格员每周进行排查并上报结果。做细数据比对,建立 x 个部门监测预警联动机制,每月进行比对分析,确保风险发现及时、准确。二是研判和核查结合,对症下药。针对疑似风险点,实行“两研判、两核查”机制,村级初步筛查研判,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镇级对返贫致贫风险和帮扶

  措施进行综合研判,反馈行业部门进行核查,成立县级工作组入户核实,确保纳入精准、措施精准。三是交办和回访结合,确保成效。对纳入对象实行问题、责任和措施“三张清单”管理,明确责任人和帮扶措施。乡村振兴局采取电话回访或实地核查的方式跟踪问效,确保风险及时消除、问题有效解决。

  (二)“五措并举”提升搬迁后扶成效。一是兴产业增岗位。在全县 x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周边创办社区工厂 x 个,就近安置劳动力 x 人;建设农业产业园 x 个,吸引附近群众就近务工增收。二是强指导促就业。由网格员精准摸排搬迁群众就业需求,建立就业信息动态管理台账,“点对点”精准推送务工信息,开展创业指导培训,确保有劳动能力家庭至少一人就业,今年全县搬迁群众就业 x 人。三是强基础补短板。建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库,储备项目 x 个,计划总投资 x 万元,逐步消除公共服务短板。改扩建磨子桥移民点中心小学,新增学位 x 个,满足搬迁群众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四是畅渠道优服务。实行易地搬迁点驻村帮扶全覆盖,在各安置点设立便民服务窗口或专岗,实现医保缴费、创业就业补助、交通费补助等在安置点“一门受理、协同办理”。五是细管理促融入。加快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县级点实行社区化管理,镇级点采用村组挂靠模式,配套超市、便民服务点,促进搬迁群众尽快融入城镇生活。

  (三)“多向融合”增强产业振兴活力。坚持“绿”字为先,有机引领、转型升级,以“六区联建”为抓手,按照“农文旅融合”的发展思路和“园区+合作社+基地+农户”联建的模式,大力实施黑米提升、果业扩展、食用菌提质、药材突破工程,培育壮大特色支柱产业。累计发展黑谷种植 x 万亩,猕猴桃、柑桔等果业 x 万亩,食用菌 x 万架 x 万袋,中药材 x 万亩,稻渔综合种养 x 亩。龙亭田园综合体“荷蛙鱼”共生养殖项目得到省市领导充分肯定,汉中市生态养蛙产业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 x 县召开。深度挖掘 ** 生态和文化内涵,成立全球 ** 保护联盟,做强 ** 文化 IP,打造“农文旅融

  合”精品项目,开展 ** 有机产品展销活动,提升产业附加值。x 县产业发展模式先后在光明日报、省市乡村振兴微信公众号刊发。

  三、存在问题与不足 一是全县以有机产业为引领的“x+x”扶贫产业格局基本形成,有机产业得到一定发展,但是有机产品缺少实力强劲的市场经营主体或龙头企业实施深加工,产业链不长,产品附加值较低,市场拓展缓慢,“优质不优价”问题依然突出。二是部分群众对基础设施建设意愿强烈,尤其是对通组路、入户路期盼较高,但县级财力有限,只能逐年予以解决。

  四、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战略目标,以建设国家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基地为引领,以防止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突破口,以‘三个过硬’为保障(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总体思路,扎实做好谋规划、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各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高点起步、高位推动。

  一是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健全完善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抓实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排查、精准化帮扶,确保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落细教育、医疗、住房以及兜底保障等政策,健全水电路讯等基层设施管护长效机制,深入推进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巩固好“两不愁三保障”成果。

  二是进一步抓好产业就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落实消费帮扶、小额信贷、互助资金等政策,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深化“一套账单明任务、六个平台促落实、一套机制强推动”的“x”就业帮扶模式,抓实稳岗就业,促进更多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三是进一步加强乡村建设。强化规划引领,持续改善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十镇创优、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村庄环境清洁美化活动,加快推进农村改厕工程,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水平。

  四是进一步强化基层治理。突出党建引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建强战斗堡垒,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加强平安 x县建设,深入开展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让群众的安全感更加充足。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载体,“洋州新风”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文明乡风。

  五是进一步强化机制保障。不断健全完善“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和“一办十四组”工作推进机制,夯实各级工作责任,强化统筹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持续深化作风建设,严肃查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为各项工作落实落地提供坚强保障。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季度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我区始终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保持责任不减、力度不减、帮扶不减、资金投入不减,持续推进巩固拓展攻坚成果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今年一季度工作开展情况和二季度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第一季度工作开展情况 (一)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对监测对象和脱困群众开展了持...

推荐访问:脱贫 自查 攻坚